免费看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1章短命也是第一(第3页)

这正是朱瞻基所担心的,皇帝的任何重大决策,如果不能得到朝中重臣的一致支持,执行下去,铁定要背负千古骂名。明朝的皇帝看似权力很大,但除了朱元璋和朱棣两代雄主,其他皇帝其实都活在制度的牢笼里。他可以按自己的意志行事,却不得不随时斟酌和衡量任性带来的后果。哪怕是在废皇后这件事上,朱瞻基都要在五六次与内阁重臣的沟通、寻求支持后,得到他们的一致同意后,才敢以胡皇后多病无子为由,改立孙氏为皇后。更何况,现在在讨论的是领土问题。朱瞻基内心承受的压力,肯定很大。

事态的展,最终却以一种出乎意料的形式进行解决。朱瞻基想以一种体面的形式放弃安南,因此不断派兵进入安南,要靠碾压性的胜利来撑起帝国的颜面。但是,他先后派出王通、柳升、沐晟三个兵团,都被安南军队各个击破。最后,是在明军战败的情况下,与安南议和,被动承认了安南的独立地位。

但不管怎么说,明朝帝国的敌人是在北方,不是南方。朱瞻基没有继续在安南战场投入人力和财力,适时放弃安南是正确的选择。他的统治政策基本都是父亲朱高炽的延续,但有一条,他是反对的——他放弃了父亲将帝都迁回南京的计划,而是继续祖父的决定,把帝都定在北京。他清楚地知道帝国的敌人在哪个方向。

有一种说法是,朱瞻基选择继续以北京为帝都,是为了满足个人对于边事的着迷。受祖父影响,他喜欢巡边,边境上偶尔的捷报,都能使他陶醉。这是明朝皇帝重视但又轻视北方敌人的开始。朱瞻基的这个特性,很不幸地遗传给了儿子明英宗朱祁镇,清初史学家谈迁说,1449年的土木堡之变,远因正在于此。

《大明风华》剧照

o3

1449年那场差点让明朝国祚定格在81年的土木堡之变,背后其实潜藏着一个制度性肇因。而这项制度,正是朱瞻基在位时期确定下来的。

在明朝的皇帝里面,朱瞻基是一个比较懂得自省的人。帝国某地丰收了,臣僚照例要吹捧皇帝圣心感动上天,“圣心所欲,天必纵之”

,肉麻得不要不要的。朱瞻基受不了这种吹捧,他会反问说,天果纵之,帝国其他地方怎么会有水旱之灾呢?还是我们的善政做得不够啊,我等君臣应该更加努力才是。

但是,朱瞻基也并非完美帝王。他也有他的毛病。在官方史书之外,他是一个世人皆知的“蛐蛐皇帝”

,喜欢斗蟋蟀,并且让这种爱好变成政治任务,引了不少人间惨剧。在朝鲜的史料中,他还是一个喜欢朝鲜幼女的萝莉控,还在守祖父与父亲丧事期间,就迫不及待地数次派遣宦官前往朝鲜求取年幼的处女。

最主要的是,他是一个有艺术天赋的皇帝。写诗,作画,器物,玩好,他样样精通。他是明朝宫廷培养出来的第一代艺术家皇帝,反过来,他也塑造了明朝宫廷的文化,一种倾向于奢靡和华丽的宫廷风。在他之后,明朝的皇帝或多或少有属于个人的奇葩偏好。问题在于,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艺术家皇帝往往不愿意把他的全副身心用于治国,他们更愿意把时间花在艺术才华的展示上。

到后来,朱瞻基同样会毫无顾忌地沉溺于各种艺术和玩好之中。

朱瞻基的画作

要知道,本朝在太祖朱元璋时期已经废除了丞相,名义上由皇帝和负责具体政务的六部进行权力沟通。但是,连一门心思钻研做皇帝的朱元璋和朱棣,都难以胜任繁重的日常管理事务,更不要说要时常分身出来做艺术家放纵一把的朱瞻基了。

权力真空最终是由内阁进行了填补。但内阁中人并非只愿做皇帝的传达机器,他们既要遵奉皇帝的旨意,但也要服从儒家的规训,以儒家理念和祖宗之法来检验皇权的行使是否得当,如有不当,内阁也会与皇帝产生矛盾。这就是皇帝不敢也不能肆意妄为的制度性因素。

朱瞻基是个“聪明人”

。为了更大程度地体现皇权,避免内阁的过度制约,他在皇权—内阁的体制中,引入了司礼监联合辅政的制度,即由内阁通过“票拟”

来提出对各种奏章的处理意见,再由皇帝决策批行(即“批红”

),同时授权司礼秉笔太监代表皇帝,来签批内阁的拟票。

在这种体制下,“内阁之拟票,不得不决于内监之批红”

,内阁受到了代表皇权的司礼监的控制,皇帝及其家奴——宦官的权力进一步扩大和加强了。那些懒于朝政、耽于游乐的皇帝们,以后可以放心地任用家奴来控制内阁,进而控制政局。看到没,明朝后来最典型的两个不上朝的皇帝——嘉靖和万历,仍能控制政局,这真是拜朱瞻基的制度设计所赐呀。

为了让太监家奴更好地为皇权服务,朱瞻基开始调任高级文官,教太监们读书识字。

但是,任何制度都不可能十全十美。朱瞻基是从繁重的政务中解脱出来了,可以做一个潇洒风流而又大权在握的皇帝了,只不过,宦官的祸害也开始彰显了。

从中央到地方,从军事到民政,朱瞻基在位时期,宦官介入政务的程度大大加深,给社会造成了很大的危害。宣德时期,几乎所有的边镇都设有镇守太监,这些太监往往自恃是天子身边的人,凌驾于总兵官之上,干扰军政,为所欲为。朱瞻基还将最精锐的火器铳炮部队交由宦官控制,掌握军政的宦官,已有能力同各地将领相抗衡。可见,在这一时期,宦官已经取得了一部分军权。

在中国历史上,明朝与东汉、唐朝是宦官之祸最严重的三个朝代。清初,一些人反思明亡的原因,指出“明亡不亡于流寇,亡于厂卫(宦官)”

。而朱瞻基正是让宦官势力强势崛起的那个关键人。

其实,明亡差点都不用等到1644年,而是在1449年。

宣德十年(1435年),36岁的朱瞻基英年早逝。朱瞻基的母亲张太后暂时成为朝中的核心人物,但宦官王振凭借他在宣德朝的宠遇,制度上的优势,以及与小皇帝、明英宗朱祁镇的特殊关系,很快就击败了内阁三杨和老太后,开始垄断朝政,最终引导年轻的皇帝冒险与北虏交战,酿成了1449年的土木堡之变——连皇帝都被蒙古人掳走了。

史学家认为,是王振的专权和明英宗的无能导致了土木堡之变,但在当时的情况下,朱瞻基时期那些能干的老臣和经过调整完善的制度,却无力阻止这一惨败的生。从这个意义上讲,土木堡之变是宣德时期政治隐患的总爆,是内阁—司礼监牵制制度的悲剧,也是朱瞻基个人遗留下来的悲剧。

尽管朱瞻基无法亲眼看到这悲剧性的一幕,但是,这么有才华的一个皇帝,在开创了仁宣治世之后,是否有想过大明王朝就会迅迎来中衰的局面呢?而盛世的不可持续,也会让盛世本身大打折扣。

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自己选择的因果,即便看不到了,也会等来历史的终极评判。

参考文献:

[清]张廷玉等:《明史》,中华书局,1974年

[清]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中华书局,2o18年

赵中男:《宣德皇帝大传》,中国社会出版社,2oo8年

陈文源:《明宣德弃守安南始末考述》,《暨南史学》第4辑,2oo5年

朱鸿:《论明宣宗的另面样貌》,《明清论丛》第1辑,1999年皇帝朱高炽病重,快不行了。一个太监奉命离开北京,全奔赴南京,去把皇太子朱瞻基召回来。

这一天是洪熙元年(1425年)五月初十。

热门小说推荐
海贼开局一刀砍翻艾斯

海贼开局一刀砍翻艾斯

意外转生海贼王世界,成为卡普手下四小鬼之一,蹭酒十四年,激活最强模板系统。解锁本体模板平砍之王更木剑八。刺客伍六七,虚白,佐佐木次郎,奇拉比,刽子手绯村一连串模板糅合在一起,最强的战斗狂人平砍之王诞生。艾斯我是艾斯,我真的没有被人一刀砍翻,我以白胡子干儿子的名义发誓。索隆听说护延十三队都是玩刀的强者,我罗罗亚索隆绝对会成为最强者。鹰眼我的刀从来没有断过,但今天开始我要封刀。凯多我是海陆空最强的生物,身上缠着的绷带,只是因为我太冷了。黑胡子他的刀一点都不重,只是加了两倍后,我有点腿麻走不动。这个世界本来便不平静,当白宇将本体模板解锁到百分之一百,诸多人物糅合在一起,这一方世界将会被他踏碎。世间没有我的刀砍不断的东西。海贼开局一刀砍翻艾斯...

三国之刘备军师

三国之刘备军师

大厦将倾天地乱,汉失其鹿天下逐。群王并起谁为帝?昭烈中兴承大统。重温热血三国,顶级谋士对决。且看陈逸如何辅佐刘备,中兴大汉。...

楼外楼

楼外楼

作品简介地球遭遇来自海洋神秘病毒波塞冬侵袭,受到感染的强悍生物们开始撕裂人类文明。为了避开它们,人类四处逃窜,此时出现神秘高楼。有人进入,却从来没有人出来。你会怎么选?...

农家媳妇:重生八零之小幸福

农家媳妇:重生八零之小幸福

gtp1tgtdivnetkquot1tgtahrefquotbeginquot1t立即阅读gta1t...

将门嫡女在豪门文里飒爆了

将门嫡女在豪门文里飒爆了

简介关于将门嫡女在豪门文里飒爆了原舒死在了她一生最辉煌的一天。她出身将军世家,是上古豪门的女主人,临死前还被皇帝封为原夫人,一生风光无限。然而某天一觉醒来,她现自己穿书了,成了用狡猾手段和男主结婚的炮灰,还注定离婚英年早逝!而且一穿,她还要面对男主消失后留下的种种问题,有怀孕现身的绯闻女主,经常寻欢作乐的二弟,脑残的三妹,经常打架工作永远保不住的四弟,还有口是心非性格扭曲的五弟,还有经常找茬的男主仇人。原舒虽然对其他的都不在乎,但看着男主那四个问题兄弟姐妹,手上正好有一根鞭子,手痒痒的。她穿越前,周围都是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她容不下眼前这样的废物。她不介意以后再谈离婚的事,离婚前最重要的,就是把这四个兄弟姐妹带回正轨!所以,当失踪的男主回来的时候,他现一切都变了!二弟刚刚获得最佳男主角奖,站在领奖台上说谢谢嫂子,没有她,我今天就站不在这里。三妹考上了全国名牌大学。谢谢嫂子四弟站在外交活动的台上。多谢嫂子五弟为国争光。多谢嫂子连昔日的仇敌,也公开对他老婆表示爱慕。时晓暗自想道,这世界怎么了?他失踪了,却没死,为什么大家都在排队等着娶他老婆?...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