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 110 章 110(第1页)

提议将赋税全部折算银子交钱之事,是萧景曜经过深思熟虑后才做出的决定。

闵州情况和其他地方不同。有了福安港口在,各地商贾齐聚闵州,直接将闵州经济优势拉出一条向上陡坡的折线。换句话来说,闵州现在商业经济非常发达。

另外,闵州以山地丘陵地形为主,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

的说法,耕地不说和鱼米之乡的江南一带相比,就算和一般的州相比,也算不上多。

这种情况下,闵州百姓的日子过得如何,也就可想而知。

先前不仅少耕地,还得抵抗倭匪,日子更惨。现在好不容易经济条件好转了,农户们解放了一些劳动力,可以再去别处寻摸些生计。对他们来说,这简直是梦中才能有的好日子。

不过朝廷的赋税还是压在百姓们身上的一座大山。尤其是徭役,萧景曜建福安港口时那样的大手笔,是因为萧景曜空手套白狼,从商贾们那边套了许多银子。要是问朝廷要银子给百姓们发工钱……呵呵,看起来最护着萧景曜的胡阁老都得跳起来喷他一脸唾沫。

这真不是胡阁老他们狠心。而是大齐疆域辽阔,要修的工程多了去了。这里修修那里修修,光是拨工程款就足够让户部秃头了,要是再算上来干活的民夫们的工钱,还有给他们的吃食,户部别说给国库留点银子,年年赤字倒欠钱都有可能。

到时候国库空虚,各地都发不出粮饷,那可是要出大乱子的。

没有人能承担起这样的责任。

也不是谁都有萧景曜的本事,轻轻松松就能筹到几千万两白银,不仅不要户部拨银子,还能将一车又一车的银子往户部拉。

资本家萧景曜给了文武百官们一点来自后世资本家的小小震撼。

别说大齐建国以来没出现过这种奇观,在往前翻翻史书,也没有这样的记载。真要有,官员们早就学起来了。真正为官一方的,谁不为银钱发愁?别看各个官署有朝廷分的公廨田可以做补贴,实则那些收入,对于真正想对百姓们干点事的官员们来说,还不够一个零头的。

一千两银子单独拎出来当然多,但要分到一个县的百姓头上,那就微乎其微,还不够人买个鸡蛋的。

有良心的官员知道徭役对百姓们造成了多么沉重的负担,甚至年年都会死不少人。但他们想不出破局之法,只能以朝廷规矩如此,他们也是按规矩行事的理由宽慰自己。

有的从底层爬上来的官员心情更是复杂。既能对百姓们的痛苦感同身受,又十分庆幸自己科举入仕,成了官老爷,自己一家再也不用承担这徭役之苦。

尤其是,徭役还是不定期的。有时候正值农忙之际,朝廷的徭役说来就来。被选中去服徭役的百姓们也没办法,只能简单地收拾一下包袱上路。至于家里的田地缺了他能不能收好,官府是一概不管的。

现在闵州经济发达起来,许多铺面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冒了出来,招工的机会一大把。但百姓们身上不还担着徭役吗?每回轮

到他们,都要抽时间去服徭役,有可能回来后这个差事就没了,百姓们心里也有些怨气。

萧景曜当然知道粮食的重要性,但他更看到了闵州百姓的困境。

作为闵州总督,萧景曜肯定是要为闵州百姓们考虑的。这才提议让闵州百姓将赋税全部折算成银子交给朝廷。这样一来,朝廷和百姓们都省力。毕竟官府收粮也是有损耗的,需要清点的东西可比收银子多多了。

另外,赋税也能变通一下。比如徭役,有的徭役安排得着实令人无语,比如去千里之外的地方服役三天。好家伙,赶路来回一两个月,到那里就干三天活,路上吃住还全都自己出。可太折腾人了,亏本亏到姥姥家。

再碰上这样的情况,被派去同一个地方的百姓就能自己凑钱请人帮自己服徭役。比如有十个人要去同一个地方服三天徭役,那他们可以一起凑钱请一个人去那个地方服一个月的徭役,来回路费自然也是他们分担。

这样,被安排服徭役的百姓解决了一样难处,拿钱干活的人也能挣到钱,朝廷安排的活也有人干。这是三方都能接受的事。

当然,农业社会,萧景曜自然不会忽视掉田地庄稼产量。这才是大家赖以生存的命根子,没有粮食,经济再发达有什么用?早晚都得饿死。

萧景曜提出赋税折算成银子,前提就是保障农耕,不能有荒废之农田,对于主动开荒的人家,前十年可以免交田赋。

其实不用萧景曜说,农户们也不可能放下地。尤其是太平年岁的百姓,日子过得安安稳稳的,哪能让田地荒着?那是得遭天打雷劈的。

对于一辈子都和田地绑定的农户们来说,田地荒了,他们的心也慌了。去铺子里干活固然是好,但那差使可不是绑在你身上的。人年纪大了,经历的事也多了,即便没念过书,生活这本书也教会了他们许多东西。那些差使轻省是轻省,但还是不如田地来得安心。谁能忍心让田地荒着呢?哪怕是进了城,也是要将家里的田租给旁人好好种的。

这样心里才踏实。

再说了,城里铺子虽然多,也没办法将乡下的青壮全都收进去。总体来看,能进城里铺子干活的农户还是少的,加上闵州耕地本来就不多,这样一匀,乡下的劳动力也是够的,不必担心田地荒了没人种。

更是因为有人进了城里的铺面干活,会把家里的地租给别人种,反而能让留在家里伺候庄稼的农户们获得更多的粮食。

至于米价和粮食,萧景曜肯定会出手把控的。不然的话,碰上灾年,商贾们囤货居奇,官府都得麻爪。到头来苦的还是老百姓。

萧景曜是想给百姓们减轻一点负担的,并不想在他们沉重的肩膀上再压上一根稻草。

对于萧景曜这封奏折,朝臣们都麻木了。没办法,萧景曜太能搞事。在京城搞事情,噶了一堆贪官。外放继续搞事情,噶了一堆地方豪强。要是他什么时候消停下来了,大家可能还会觉得不习惯。

震惊着震惊着,大家对萧景曜各种离奇的操作的容忍

度也特别高。

这位大人太有能耐了,只要他想干的事,就没有干不成的。这样的能人,你前脚跳出去反对他,后脚就被他用事实啪啪打脸。

他们好歹也是朝廷命官,不要面子的吗?

这一次,就连许季陵都沉默了。

热门小说推荐
太子是个渣男重生后狂撩冷面战神

太子是个渣男重生后狂撩冷面战神

简介关于太子是个渣男重生后狂撩冷面战神若有机会重来一次,我定让你们血债血偿!重生前,姜语卿是个妥妥恋爱脑,用自己的性命作威胁,让父亲扶持所爱之人登上皇位。不想那人恩将仇报,勾结庶女陷害镇国公府通敌卖国,致使全府上下皆被灭口,更是利用自己一举击杀尚王!看着他为了保护自己死去,姜语卿悲痛不已。老天有眼,让她重生,一切都还来得及。这一次,换我保护你,换我爱你!君吾尚本王总觉得…我们见过。姜语卿或许…我们真的见过呢?...

牧唐

牧唐

现代人回到大唐初期,  他会种地,  他会养马,  他还是一个兽医。  在他的蝴蝶翅膀下,大唐盛世提前来临。贞观长歌提前歌放。  大唐农业,畜牧业也达到一...

我六岁就打鬼子了

我六岁就打鬼子了

一眼睁开,竟然变成了一个不到六岁的小毛孩!而且还帮李云龙打掉了鬼子的指挥部!李云龙,以后我才是传说!我六岁就打鬼子了...

春色满汴梁

春色满汴梁

76777net穿越吗?一穿就死那种。穿书吗?不仅太监,还要和反派一起生活的那种。沈峤小心思盘算,77557net对内(反派)小心谨慎,一着不慎被他盯上她的厨艺对外(反派以外)嚣张跋扈,爱咋咋地,你能奈我何?反正这书太监了,从善良配角死开始,这本书的进展将由她来书写。88698net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春色满汴梁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

不要男人只要钱,我要发扬青云观

不要男人只要钱,我要发扬青云观

简介关于不要男人只要钱,我要扬青云观因为养不起,李淼淼被师傅赶下山,同时得知竟然有个未婚夫。一心只想搞事业的她,怎么能被婚姻束缚,先将婚约解除,便想着展事业。最终成为一名算命主播。主播快救救我,我快死了!哦,我看出来了!主播,我最近好倒霉,还经常梦见我太奶!李淼淼哦。她就在你身后!某日,那个素未蒙面的未婚夫,两人阴差阳错的见面。沈锦琛这个女生好特别,好喜欢。李淼淼VIp客户,一定要让他长命百岁!...

我在截教看大门

我在截教看大门

穿越洪荒,成为金鳌岛上一条灵河。数十亿年修炼,身躯遍布整个岛屿,率先霸占金鳌岛。得通天传下阵道,以身化阵,守卫截教大门。你与我教无缘,离去。通天圣人有教无类,我不远亿...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