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他向朱元璋送出了求救信,朱元璋收到了,他找来了刘基商量这件事,刘基不说话,先问朱元璋的意见。朱元璋认为一定要救,原因有二:其一,自己也是红巾军,而且韩林儿从名义上说还是自己的皇帝;其二,最关键的是,安丰是南京的门户,如果安丰失守,南京也会受到威胁,唇亡齿寒。
这又是一个看似无懈可击的理由,而且做出这个决定的还是朱元璋本人,但刘基反对。
他能用什么理由反对呢?
致命的错误
刘基与朱元璋针锋相对,对朱元璋的两点理由做了逐条批驳。
先韩林儿已经没有利用价值,去救韩林儿,不救出来还好,救出来了怎么处理呢?
其次,安丰失守是小事,如果陈友谅趁机打来,该怎么办?
真是难以抉择啊,朱元璋经过苦苦思考,决定还是采取自己的意见,出兵安丰。
刘基十分少有地坚持自己的意见,他拉住朱元璋的衣袖,不让他走,一定要他放弃进攻安丰的计划。
朱元璋是一个很顽固的人,长久以来,他的感觉都是对的,这次他仍然相信自己的感觉。
从这件事情上看刘基,就会现此人确是奇才,不但懂得天地理,厚黑学水平也丝毫不低于陈友谅。他明白,要想避免弑君的恶名,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君主自己死掉。
刘伯温的名声并不是白白得来的。
而朱元璋当时注意这个词在这方面的水平明显不如刘基。
朱元璋终于率领他的大军出了。
大错就此铸成。
与三年前他站在狮子山上看着陈友谅一样,此时陈友谅也在江州看着他。
一股强烈的喜悦感冲击着陈友谅。
机会终于到来!
朱元璋去了安丰,陈友谅对他的行动了如指掌,但令人费解的是,他居然没有采取任何行动!
他为什么不珍惜这个机会,是一个难解之谜。
后来的军事分析家们往往以他反应迟钝、判断错误来解释,然而事实上可能并非如此。
作为陈友谅的忠实同盟,张士诚在此时攻击安丰本来就带着威胁应天的意味。在之后的战争进程中,他还会给朱元璋设计一个圈套,一个大大的圈套。
至正二十三年三月初一,朱元璋出救援安丰,他此行的战果可能是:
一、安丰解围成功,韩林儿和刘福通得救,他将获得巨大的威望,韩林儿从此成为他的傀儡。
二、安丰失守,韩林儿和刘福通死去,他将不受任何人管辖。
三月十三日,朱元璋到达了安丰,并且得到了他最后的战果。
安丰失守,刘福通战死,韩林儿却于乱军中被他救了出来。
这是一个让朱元璋哭笑不得的结果,不但没有守住门户,反而多了个累赘。
而他不知道的是,一张更大的罗网已经向他张开。
陈友谅正在饶有兴趣地看着朱元璋的表演,并准备着自己的下一步计划。
优质精品图书推荐...
优质精品图书推荐...
简介关于抄家前,觉醒异能搬空敌人去基建季凝冉在抄家流放前觉醒了前世的记忆跟空间,而且不单是她,爹娘跟哥哥也想起了前世的记忆和技能。爹的前世是末世金属异能者,娘是拥有雷系灵根的修仙者,唯有哥哥最弱,只是个普普通通的重生着。听哥哥说,她上辈子被大伯卖给了比祖母还年长的老头做填房,最后撞死在家门口,爹娘死在了流放了的路上。这哪里能忍?!直接搬空了所有仇人的库房,混在流放队伍里出城去抢地盘,抢人,搞基建,一不小心,把自己的主城混到了家喻户晓的地步。哎,你知道吗,听说冉望城里的百姓顿顿都能吃上白米饭!何止哦,里头的孩子个个都能读书,还不花钱!快,告诉我冉望城在哪,我要去,我要去!...
简介关于剑如夕清朝末年,顾旸武功小成,为报十年前的家仇,阴差阳错卷入了义和团运动,并结识了侠女苏见黎。苏见黎是维新派官员的女儿,与顾旸是对手,更是战友。两年间,他们携手看遍了世道的狼藉,同时,顾旸还肩负着先师重振传统武学的嘱托。但面对凶猛的洋枪炮及大变革的全新时代,顾旸深感与现代文明碰撞的无力...
侯府真千金她拒绝认祖归宗...
gtp1tgtdivnetkquot1tgtahrefquotbeginquot1t立即阅读gta1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