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二(第1页)

古代的官职史其实就是权力的再分配史,对皇帝来说,其设置遵循两个原则,一是有利于皇帝的统治,二是不能威胁到皇帝的地位,如何平衡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古代封建统治者一直思考的问题,所以官吏的变革是在不断的演化中的。古人在写传记过程中人物一般以官职+人名,地名+人名的方式来介绍,可以看出古人对功名和贯籍的重视,每个朝代官职、名称、职能多有不同,有的名称一致,但职能不同,有的职能相同,名称各异,有的很重要,有的逐渐边缘话,这里可以简单说一下:

周官向来有六卿之说,即为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各有所管,用于天下事。所以在唐朝武则天时期,也沿用了这种叫法。太师、太傅、太保是三公,辅佐天子,参政议政,无所不统,所以无法用一个确切的官名来概括。少师、少傅、少保是副官,加上前面说的六卿,就是九卿。伊尹曾经说过,三公调阴阳,九卿通寒暑,大夫知人事,列士去其私。于内,则是公卿大夫士,于外,则是公侯伯子男,将职位高低解释很清楚。也有说司马、司徒、司空是三公的,三公不长设,有达标的就设,没有就不设。相传周官是周公旦所创,职责分明,法度相当,王室虽然衰微,却能延续持久。等到周朝衰败,官员制度乱了,职责也就跟着乱,战国兵争,各不相统,虽时有变革,也大多遵周制。秦国一统天下,建皇帝之号,废先王之典,焚百家之言,创立朝仪,罢黜封侯,建郡县制度,开始设立百官职责。

中国的官吏制度从根上说应该是主要来源于秦代,更确切的说是秦始皇统一全国后设立的官员制度,主要是分为三个部分,丞相负责政务,太尉管军事,御史大夫管监察,所以此后的官员基本就是分了这三个部份,只是大同小异而已。应该说秦始皇对中国是有很大的贡献的,他统一了度量衡,书同文,车同轨,将不同地域的文化、思想融合在了一起,可以说中国从那时起,虽然地缘上分分合合,但文化上依然可视为一个整体,不再分裂,不然,看看现在的欧洲就知道了。应该说中国统一的时间远远大于分裂的时间,中国最强盛的时期也都是在统一时期,统一始终是中国历史展永恒的主题。

汉朝初立,法度草创,大多遵循秦制,有些根据事务加以更改减损。至东汉时,废除了丞相和御史大夫,而以三司,也就是司马或太尉,司徒、司空管理政务。魏晋继承下来,大体上基本相同,到了南北朝之时,也没大改,其实那个时候已经有三省六部制的雏形了。

三省六部制,成熟于隋代,三省即为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主要是号领百官,长为尚书令,又置左右仆射各一人,算是副手。如果没有尚书令,则以左仆射为主管。左右仆射职能又稍有不同。如果左右仆射都缺,则设置尚书仆射。六部中又置左右丞各一人,所有尚书的奏章文书,送到中书省的,如果是密事,都要放进特定的囊中,还要加盖左丞的掌印。唐朝时,因为李世民做过尚书令,下面人也就不敢叫尚书令了,仆射就是最高长官,下面就是左右丞等,负责总领六部,六部的长官叫尚书,比如吏部尚书,副长官叫侍郎,比如礼部侍郎,下面就是郎中,副职就是员外郎,他们是贯彻执行皇帝下的诏书的。六部开始叫吏部、祠部,度支、左户,都官、五兵,演变为后来得六部,就是指吏部,管官员的,户部,管户口和财政、税务的,礼部,管科举、礼仪、祭祀、节庆啥的。兵部,管军事,刑部,管审案子和监狱的,工部,管建宫,挖河、修路之类,大体上是这样的。

唐朝的官职大抵上沿用隋朝的,官名有叫省的,叫台的,叫寺的,叫监的,叫卫的,叫府的,各统其属,分职定位。开始时,唐太宗定官员七百三十员,他说,吾以此待天下贤才,足矣。他以为有这些官员管理国家就够了,不曾想后来打仗多了,有功者多了,给他们安排的官职也就多了,于是官名滥矣。

中书令、侍中、尚书令有时候都可称宰相,行使的也是宰相之职,因为权力比较大,皇帝一般不轻易授人,常常以其他官行使宰相之职,比如唐太宗时,杜淹以吏部尚书参与国家大事,魏征以秘书监参预朝政,其后又改叫了参议得失,参知政事,名称多有不同,行使的都是宰相的职责。唐朝开始中书令、侍中、尚书令长官都在门下省的政事堂议事,裴炎自侍中转任中书令,就将政事堂改到中书省去了。到张悦任宰相的时候,又将政事堂改名为中书门下,在后面设了五个房子,一个吏房,一个是枢机房,一个兵房,一个户房,一个是刑礼房,分别安排官员主事。

宰相这个职位什么都管,权力大,皇帝也不放心,于是唐朝及以后,这个职位就逐渐虚化,只要是重要的人都可称宰相,遇到特定的事情,都是给以专门的官位以行使宰相之职,比如用兵,就叫节度使,如果推崇儒学,则叫大学士,主要是做顾问,参谋、纳谏诤等职责,他们受到皇帝的礼遇优宠,翰林院是他们的工作场所,如果要用钱财,则派为盐铁转运使等等。

宋代官员制度承袭了唐代,但又有所损益,三师、三公也有,但不长设置,也基本上是个虚职,宰相也不是三省的长官,又另外设置了中书禁中,也就是政事堂。中书门下平章事与枢密院共掌大政,号称东西二府。枢密院管兵,兴兵的时候宰臣兼职枢密使。宋代的平章事实际上就是宰相之职,一般没有固定的员额,一般两个人,分天来管理印章,掌印今天你拿两天,然后我拿两天,起到相互监督的作用,也防止一人独大。不是什么人都可以任这个职位的,一般由丞或郎到太师之间的官级来担任,也就是说是有门槛的。最高为昭文馆大学士,其次,监修国史,监修国史也是一个官职,可见对朝廷对历史的重视,其次是集贤殿大学士,这三个职位一般是由宰臣兼任的,有时候称这个为三相。

宋朝中书令、侍中、尚书令一般不干预朝政,侍郎、给事中也都不领省中事,这些人一般被任命干别的事,只是顶个名号而已。有些官是因为事而起名,完事后就撤除,也就是说,皇帝对宰相等要臣还是不太放心,有重要的事给与权利,完事后就将权利收回去了,官员都以登台阁、升禁从为显官,而不是那些虚职。

元代统治者起自北方草原,在草原统其部落,没有城郭的制度和经验,也就没繁重的政务,只有万户统军旅,以断事官治民政和刑罚,所任用的人也就一两个亲贵重臣而已。入住中原后,开始选用儒臣当官。等到忽必烈继位,开始立朝仪,造都邑,定内外之官。总理政务的,称中书省,掌兵权的称枢密院,管升官降职监督的,称御史台,这和秦朝的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基本类似。朝廷内部,有寺、监、卫、府,在外的,则有行省、行台、宣慰司、廉访司。地方上有路、府、州、县,负责的一般是蒙古人,汉人副官。

到了明代,虽然主体框架还是对汉唐旧制的修修补补,但朱元璋还是觉得底下人权力过大了,尤其是在生了丞相胡惟庸事件之后,所以洪武十三年,他废除了丞相,淘汰了平章政事,参知政事,将中书省的职责全部归到了六部去了,让尚书直接管天下事,侍郎副之,直接对皇帝负责。洪武二十八年,他又下诏说:“设府、部、院、寺分理庶务,立法至为详善,以后嗣君,其勿得议置丞相,臣下有奏请设立者,论以极刑。”

也就是说以后不准提设置丞相,谁提,杀谁的头。仿照宋制,设置了华盖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诸大学士,又设置文华殿大学士,用来辅佐太子,大学士作为皇帝的顾问,很少有直接参与决断,但到了永乐皇帝朱棣时,文渊阁开始参预机务,再往后,诸学士多兼任尚书。其监督弹劾官员的职责交给了都察院,章奏文书则交给了通政司,诉讼则交给了大理寺,军队的征调则交给了兵部,地方上也设置了都指挥使司,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掌握兵刑钱谷,考核归于六部,所以吏部、户部、兵部在六部中的地位更加重要。但到了嘉靖皇帝时,严嵩几乎成了真宰相了,六部受到了压制。内阁的拟票,需要太监的批红,权力又转移到了太监的手中了。

清代努尔哈赤设置了八旗总管大臣,佐管大臣管理军事,设置议政五大臣、理事十大臣管理政治和诉讼,任用的都是熟悉的亲贵,没几个,和蒙古初期差不多。清太宗皇太极设置了八王议政,清世宗顺治入关亲政之后,也大多沿用明制,大学士掌管国政,写诏书,议大礼,分了五个办事地方:满本房、汉本房、蒙古本房、满签票处、汉签票处。到了康熙朝,改组为内阁,分其职责设立了翰林院。一开始设立了议政处,为叫议政大臣,参划机要。雍正时,西北生战事,雍正考虑当值人员可能泄露机密,开始设立军机房,后改叫了军机处,乾隆即位后,改叫了总理处,后又改回了军机处,军机处亲王不给事权,在这方面,清朝统治者吸取了前朝的教训,整个清朝,没有兄弟相残,没有宦官专权,没有外戚窃权,做得相对较好。但到嘉庆时,成亲王入军机处,后来有多位亲王入值。到光绪时期,设立政务处,以军机大臣领班办事。宣统溥仪时期,将军机大臣改为总协理大臣。军机处里面当政的称军机大臣,由大学士、尚书、侍郎等充任。为了区分,又分大臣、大臣上行走,如果初次进入,前面还要加个学习二字,属下叫章京,满人十六人,汉人二十人。

等到设立军机处,权力达到了鼎盛,在六部之上,如果有大的兵役,由经略大臣,参赞大臣等负总责,吏部出官,户部出钱,自此权力移到了经略那里,督抚虽然有相应的权力,也不过是接受号令,出谋划策而已。后来海疆出现问题,经略才望不殆,势力渐微,权力又转到了督抚那里去了。同治中兴,光绪还京师,依赖的都是地方督抚的力量。开始的时候,内外官员,满汉皆用,蒙古军、汉军分布在不同的地方。康熙、雍正两朝,西北领队、办事大臣都是用满人,后来逐渐用汉人,也就是清朝前期,开疆扩土,大多用满人,中叶之后,镇压整乱,多用汉人。

努尔哈赤、清太宗皇太极鉴于明代宦官擅权,不设置宦官,顺治入关,也就用了千人,并且不允许官员与内官,也就是太监交往,并且如果有太监奏外事,不管他推荐那个官员,不管他贤不贤,一律凌迟处死。此后历代皇帝,对太监干政的政策都非常严格,所以清代就没有出现宦官干政的现象。

清代等到了光绪时期,因为外国的侵入,交流的增加,进行了大的改革,商部、警部、学部相继设立,理藩院也改为了部,理藩院掌管内外藩蒙古、回部等其它少数民族事务。将巡警归民政,将清兵改为6军,又附立海军处,刑部改法部,商改农工商,将工部中的输路邮电改为邮传部,宣统溥仪时,增设海军部,除去了吏部,将吏部为典礼院,盐政处为盐政院等等。

以前六部长官是尚书,副官叫侍郎,如今叫部长、副部长。

以前御史台的长官是御史大夫,副官叫御史中丞,如今叫检察长、副检察长。

以前大理寺长官叫大理寺卿,副官叫大理寺少卿,如今叫法院院长,副院长,目前美国的外交部长却译为国务卿,只此一家,别无分号。

以前秘书高官官叫秘书监,副官叫秘书少监,如今叫秘书长。

以前尚衣局、尚食局、符牌局等长官叫奉御、提点、使等(朝代不同,叫法不一),现在叫局长。

以前太医署、太医院等长官叫太医令,如今叫署长、院长。

以前国子监的长官叫祭酒,副长官叫司业,如今叫大学校长,副校长。

以前的马市、果木市,煤木所等长官叫提领,算七品或八品,如今叫市长、所长。

清代的军机处,里面都叫军机大臣,如今就叫处长。

元代的山东行中书省、江西行中书省等,长官叫丞相、副长官叫平章,现在叫高官,高官。

元代的山东承宣布政使司、江西承宣布政使司使司等长官叫布政使,现在叫司长。

现在的官职起的简单粗暴,就是在后面加个长,好记但也少了些趣味,想想也挺有意思的。

热门小说推荐
军阀:我在乾末当总督登基称帝

军阀:我在乾末当总督登基称帝

张启恩一次外出执行任务时,发生意外,穿越重生到了架空世界神州大陆大乾帝国东省的一个富商家庭。此时整个神州大陆上的南方地方督抚们,已有割据军阀的态势,开始勾结外贼,对内欺压,使得整个神州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这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张启恩从小穿越而来,自带百科知识全书,便此立志,要凭借自己的才学,改变神州大陆这里的一切...

重生八零:军嫂她声名在外

重生八零:军嫂她声名在外

简介关于重生八零军嫂她声名在外或许是因为这一世虐渣打脸的事情做得有点用力过猛了,甘景枳报完上一世的仇后本想关心一下自己刚嫁的这位兵哥哥,可人家却不理她,说她太狠太狡猾了,他不喜欢她这样的女人。好吧,她也不是那种死缠烂打的女人,既然人家不喜欢自己,那她就忙自己的事情去好了,懒得再在他身上浪费时间。可是这人是怎么回事,说不喜欢的明明是他自己,怎么又怪她薄情寡义起来?还指着她被他弄大的肚子说她想要去父留子!拜托,脚长在他自己身上,他自己要走,竟然还怪她不留他?这世道的天理都是他在说,她只好无语地翻白眼,自己带着小包子门过自己的生活。...

好慌!被千亿前夫拐进民政局复婚

好慌!被千亿前夫拐进民政局复婚

一场算计,苏枝失去清白,被豪门丈夫扫地出门。五年后,她急于二婚,却因为高度近视,跟普通的单亲爸爸领了证。本以为半路夫妻生活艰苦,谁知道二婚丈夫送别墅送豪车,把她宠上了天。所有人都羡慕她运气好,可她有自己的苦恼二婚丈夫从来没有让她看清过他的脸。直到做完手术恢复视力,苏枝现二婚丈夫竟然跟她前夫长得一模一样。苏枝气得冷笑沈沥川,不是说谁提复婚谁是狗?沈沥川汪!...

科技城:从抗战到大国崛起

科技城:从抗战到大国崛起

简介关于科技城从抗战到大国崛起嗬!小日子,佝偻尔。有了这个如此神奇的空间在,莫说六年,三年都不需要,咱们便可马踏岛京赏樱花。不过,既然咱们拥有了能够连通后世商城的能力,就不能如此目光短浅,仅仅把目光放在国内这一亩三分田上。老者边说边蹲了下来,随手在地上画了个世界地图。这里是一个我们耳熟能详的不冻港,可以北上直入北冰洋,让潜艇蹲守在鹰酱的家门口这里的粮食一年三熟,可以填饱我华夏七千万人的肚子这里的航道关乎我国海上石油的运输这里是我国三大教之一的起源地,自古以来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里是我国商朝时期移民的栖息地,他们现在正在受苦受难,需要我们去生活在现代的李浩轩通关了一款名为的游戏后,被华夏复兴系统砸中。带着他回到了小日子侵华前夕,赠送了他一块这个时代未知地域的土地。并让他拥有了可以通过系统在后世网上商城购买物品,以及利用系统功能在这块土地建造科技城的能力。李浩轩在这片土地每建造一栋住宅,系统便随机增加一到四位原住民。而这些原住民有这个时代牺牲的先烈,后世先烈的子孙,及系统随机生成的精英。当这群人汇聚一堂,又会创造怎样的奇迹?...

逆袭八零:俏妻选夫奔小康

逆袭八零:俏妻选夫奔小康

重生八零逆袭发家致富一女岂能嫁二夫?偏许丽娟的爹妈就做了这种荒唐事!一个是老实能干的庄稼汉,一个是继母为了高价彩礼定的小混混。上一世,她毫不犹豫嫁给庄稼汉,却被家暴惨死,最后给她收尸的竟然是那个小混混!重来一世,她远离渣男,选择嫁给对她一见钟情的小混混。所有人都等着看她笑话,反被狠狠打脸!混混宠儿宠女宠媳妇,送钱送房又送车,夫妻携手,发家致富奔小康!...

领主:我有技能天赋树

领主:我有技能天赋树

简介关于领主我有技能天赋树领主骑士魔法巨龙种田权斗不无脑热得快在这剑与魔法的世界,有巨龙,有精灵,有兽人,有矮人,有大航海总之什么都有,就是没有伊森的容身之地。不过伊森也不是一无所有,他有个技能天赋树。剑专精被动技能你对剑术的精准,力道,度的掌控度,上升一个等级。每升一级,掌控度就上升一个等级。伊森原本想靠着天赋夺回属于自己的领地,好好享受贵族老爷的生活。可随着不断的种田,他渐渐现,他已经坐上了权力与游戏的桌子。...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